高中第二册第六单元综合复习4300字
Array
第六单元要点回顾
(一)《师说》
1.诵读要领
(1)第一段解说要点:
①全段用总提分承方式:前两句总提,托古言事,对“师”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贝解;中间两句承“解惑”,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;后三句承“传道”,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标准上,推出“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,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”的结论。
②长句解说:“吾/师道也,夫/庸知/其年之先后/生于吾乎?”此句直承“生乎吾前……”和“生乎吾后……”两句,用反问的语气对从师加以肯定,而且本句又为结句蓄势。读本句用反问语气,读后应稍作停顿。
(2)第二段解说要点:
①作者在本段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。写法是连用了三组对比:以“古之圣人”和“今之众人”对比,比学风(“从师而问”和“耻学于师”)比结果(“益圣”和“益愚”);择师教子和自身的“耻学”相对比,弃传道之师而从童蒙之师,“小学而大遗”;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“不耻相师”和士大夫之族“耻学于师”相对比,揭示出了他们“耻学于师”的根源。诵读本段在抓住“师道之不传也久矣!欲人之无惑也难矣”这个总提句的基础上,注意“圣益圣,愚益愚”“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”“其可怪也欤”这条线索。
②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”用的是交错句法,并且含有倒装成分,目的是使长句化短句,行文有波澜。如改为“不知句读而从师,不解惑而耻学于师”,就显得平淡了。
③“师道之不传也久矣!欲人之无惑也难矣!”这两句是作者针对社会现实所发的慨叹,同时兼有批判的意味,诵读时应注意这点。
“犹且从师而问焉”,“犹”“且”连用,有强调的意味。
“其皆出于此乎”,是作者作出的猜测。
“其可怪也欤”,“其……也”表示肯定语气,加“欤”表示出一种感叹。
(3)第三段解说要点:
①在本段作者首先提出“圣人无常师”这种事实,接着举例子,引用孔子的言行,最后用“是故”带出论点“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”。
②“如是而已”,“而已”是限止语气,轻轻收住。
(4)第四段解说要点:
此段说明写作缘由,可用陈述语调读。
2.字、词、句释疑①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受,通“授”;“惑”,形容词用作者名词,“疑难问题”。
②“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”。“之”助词,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
③“是故圣益圣,愚益愚”。第一个“圣”和“愚”,形容词用作名词,解为“圣人”和“愚人”,第二个“圣”和“愚”还作形容词。
④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”。这几句用了交错句法和成分倒装,可以理解为“不知句读而从师,惑之不解而耻师”。
①“君子不齿”。“齿”繁体作像牙齿排列之形,引申为排列、并列之义。“不齿”,就是不肯与之排列在一起,教材注为“不屑一提”,这是意译。
3.写法简析
韩愈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。文章开篇就肯定了从古以来老师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少的,而老师就是“传道受业解惑”的人。在传道、受业、解惑三者之中,传道是核心、根本,受业是手段,而解惑则是为了明道。接着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标准。
对“耻学于师”陋习的批判,用的是对比方式;先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在从师态度上做对比,指出“耻学于师”必使愚者“益愚”。其次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对比,指出今之众人“小学而大遗”。最后将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”同“士大夫耻学于师”的态度做对比,尖锐地指出其智不及百工之人。
(二)《阿房宫赋》
I.诵读要领
(1)第一段解说要点:
①开篇四句十二个字总写阿房宫的建成。十二个字两两相对,极为简洁,写尽了秦始皇统—天下后的纵心溢志,不可一世。
②“覆压三百余里,……流入宫墙”,写了阿房宫的占地之广,规模之大,雄伟壮观。
③“五步一楼,……矗不知其几千万落”,这几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及建筑群落之多。
④“长桥卧波……而气候不齐”,这一层共写了四个奇异的景观:长桥、复道、歌台和舞殿。把长桥比作龙,把复道喻为虹,已很是形象,但作者犹嫌不足,还以“未云何龙”,“不霁何虹”故作惊诧之态,着意突出长桥、复道的奇特壮观。“歌台暖响,春光融融;舞殿冷袖,风雨凄凄”似乎当互文解比较好,意思是歌台舞殿上,歌声舞姿时而温柔,使人感到春天般的和煦,时而带来寒气,使人感到风雨交加的寒意”突出景观的奇特。长桥、复道是静物,歌台、舞殿写动态。一静一动构成奇特壮观的画面,使人不难想到阿房宫的精心构筑。
⑤本段多用对偶和夸张。对偶,是求字句整齐的一种表现,有助于铺陈。夸张有助于
(2)第二段解说要领:
①“妃嫔媵嫱……为秦宫人”,这六句写六国的宫妃及王侯的女儿、孙女都被带到国作了宫人,其中暗寓了许多盛衰兴亡之感。兴衰之感,全由前后对比中道出。
②“明星荧荧……焚椒兰也”,这四句用排比、夸张、对偶、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宫,美人之多,及其生活的奢淫。四个“也”都表示解释:先提现象,然后解释原因。这四句在写作上充分表现了“赋”的铺陈的特点。
③“雷霆乍惊……三十六年”,这一层仍是写美女之多。但换了角度,写美女“望幸而不得,也从侧面揭示了秦始皇的荒淫无度。从“乍惊”、“远听”、“不知”、“远视”等语的由“望幸”到失望的心理过程,表现了怨而不怒,衰而不愤的情态。④“燕赵之收藏……亦不甚惜”,“收藏”、“经营”、“精英”皆用作名词,指六国珍宝“倚叠如山”可珍宝之多,而“鼎铛”以下极写秦始皇糟踏珍宝湛之甚。这一层既写了阿房宫中珍宝的由来,也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。
⑤第二段写出阿房宫里的生活。宫人多,珍宝多,极力渲染秦统治者的骄奢淫逸。
(3)第三段解说要领:
①“嗟呼!……人亦念其家”,“嗟乎”,感叹之辞,意味着由上文的记事、描写转入议论。“一人之心,千万人之心也”,是说人同此心;“秦爱纷奢,人亦念其家”,是说心口此理,人民也要顾念一家的生活。这几句话是这一段议论的理论依据。
②“奈何……多于市人之言语”,“奈何”是根据前二句提出的理论依据而发出的质问。“使”后六个“多于”构成排比,是“取之尽锱体,用之如泥沙”的实例。六个“多于”前后作两相比较,尽情夸张,揭露了秦统治者残酷榨取人民,任意挥霍财富,穷奢极欲的本性。
③“使天下之人……可怜焦土”。“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”,紧承上句而来,是说秦统治者的所作所为,使天下百姓怨愤积于胸膺。“独夫之心,日益骄固”,直指秦始皇不仅残暴无道,而且还日益骄横顽固。以上四句,揭示了阶级矛盾的尖锐性。“卒叫”,以下四句,是陈说矛盾的结果。“可怜”是可惜的意思。既有不胜感慨之情,又深含嘲讽之意。
④本段议论主要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。为了突出其灭亡的原因,作者以浓笔重彩作了铺叙,使用了排比、对偶等修辞手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予以强调。
(4)第四段解说要点:
①“呜呼……谁得而族灭也”,这一层是在上段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结论。六国和秦并提,以六国陪衬秦,说明六国与秦都是自取灭亡。“嗟夫”以下两个假设句,从正反两方面突出了六国与秦自取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爱其人。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。
①“秦人不暇自哀……而复哀后人也”。这一层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。作者意味探畏也警告后人要以历史为鉴,讽谏唐统治者莫学秦始皇。
2.字、词、句释疑
①“歌台暖响,春光融融;舞殿冷袖,风雨凄凄”“朝歌夜弦”“燕赵之收藏,韩魏之经营,齐楚之精英”。以上三句不可机械地直译,因为它们都是“互文”,必须把相对应的可看成一个整体。
①“绿云扰扰”,文言中“绿”、“翠”经常同“青”、“黑”互训,“绿云”当是乌黑的头发。“绿云扰扰”应理解为乌黑的头发蓬松着。
(三)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1.诵读要领
(1)第一段解说要点:运用比喻进行类比推理,先以固本、浚源的比喻从正、反两方面论述“思国之安者,必然其德义”,然后引出断语。
(2)第二段解说要点:
先提出一种历史现象:历代帝王“善始者实繁,克终者盖寡”,引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“岂取之易,守之难乎”?接着用“殷忧”、“得志”时的不同表现及结果进行对比,最后用“可提惟人,载舟覆舟”的严重后果警诫唐太宗。
(3)第三段解说要点:
①“诚能”领以下十句,这十句就是“十思”的具体内容。②在第一、二段的基础上,第三段正面提出“十思”的主张,同时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“十思”的重大意义。
2.写法筒析
本文在写作方法和语法技巧上有三个特点值得我们学习:
(1)比喻。“固本”,“浚源”,“胡越——体”,“骨肉行路”等比喻,在说明事理时都使读者感到直观形象,要言不烦。
(2)对比。对比手法贯穿全文。固本——伐木,浚源——塞源,殷忧——得志,竭诚待下——纵情傲物,胡越一体——骨肉行路;“诚能……则……”与“何必……”。这样贯穿全文的对比运用,使得事理显得鲜明彰著,昭然若揭。
(3)引用。引用古圣先贤的话.援举故事旧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,这种写法在本文中到处都是。这种写法不仅使文字精炼.生动形象,而且使文章显得有理论深度,令人信服。
(四)《种树郭囊驼传》(略)
(五)知识积累
(一)文体知识
说
说,原指辩士的说辞,到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,用来表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。
说,这种文体有一个显著的特点,往往由一件具体的事或一种具体的现象引起,作者据此提出反流俗的见解。例如《捕蛇者说》,作者由捕蛇人蒋氏及其乡人的悲惨遭遇,提出“赋敛之毒有甚是蛇”的见解,对苛政提出批判;《爱莲说》由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到批判追逐名利的流俗。说的写法很灵活,很重视文采,行丈波澜起伏,能引起读者的兴味。
赋
班固《两都赋序》:“赋者,古诗之流也。”赋是在《诗经》铺陈言志的手法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。最早以“赋”名篇的是战国荀卿,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,讲究文采、韵节,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。《文心雕龙》概括赋的特点为“捕采搞丈,体物写志”。
疏
疏,疏通事理,分条陈述的意思,如疏证、疏注、疏记等。作为一种文体,属古文体的奏议类,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。古文体的奏议类,根据内容的不同,有章、奏、表、议等,《文心雕龙
这是情书一封——致莫名绝
伊人恨
岁月无恙,换你安好
半夜睡不着把最近感受说出来
土地的自述
戏中寻乐
无名的小花
红尘一梦,四季之歌
这辈子 我想做一次自己
ЯLost °゛:忙乱
职业卫生管理制度
工作表现鉴定表
展望现在,放眼未来作文450字
教师求职简历范文
十六岁,我多了一份宽恕作文150字
销售述职报告2013
弹钢琴的作文
高中高三作文1500字:感恩的信
有中介的房屋租赁合同范本
设计—建造—运营合同:公私合作伙伴新模式
记事作文:打雪仗
励志文章: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,用它自己的方式
波浪花边小鱼缸作文300字
清明时节,烟雨蒙蒙
月夜诗
未来的机器人作文150字
医学专业自荐信参考3
感情的考验
学会生存——读《鲁滨孙漂流记》有感作文600字
专利常识
高三励志演讲:学习我们需要做些什么
我最开心的一天作文
狼和狈的故事
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
你的坚强让我记住了你
《我自信,我成功》主题班会教学设计
多分一点爱给你
2013年中石油个人年度工作总结
茶说
向老猫道歉